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男性比女性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也似乎更为苛刻。所以,对于家中有男宝的家长来说,要把他们培养得优秀而坚韧,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免不了触碰到一些男孩教育方面的禁忌。
以下就是大卫美术教育总结的家长们在教育男宝的过程中经常会犯错的9大观点,希望各位引以为戒。 1、不能哭 尽管我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并不代表作为一个男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眼泪来发泄心中的悲伤和难过。相反,男孩子哭更能体现出他的善良与真诚。如果家长们教育男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只能压抑在心底,那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 2、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儿子以父亲为榜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可以借鉴学习的榜样,他可以是同学、朋友、老师甚至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名人,这些人难道不比父亲更值得学习?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都可以让孩子学习,况且现在有的父亲并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所以,家长们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他想学习的榜样。 3、别像个女孩 身边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家长们总是替孩子选择作为男孩子或者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不应该替孩子做主,而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他想做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下象棋等等这些我们定义为“男孩子应该喜欢的事情”,他可以喜欢踢毽子、收拾房间等“女孩子才会喜欢的事情”。 4、必须坚强 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要坚强,这固然不是坏事,但强调过度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男孩子也不例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你脆弱的时候,没必要强撑着假装坚强,这样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在某些时候也是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脆弱的。 5、越多越好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世界,尽管金钱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人对男人都持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看他的价值就看他拥有多少财富。如果家长给孩子灌输了这样错误的观念,就会让孩子过于看重金钱,而忽视了其他的因素。其实,比起金钱,品质和人格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家长们教导儿子自力更生,服务社会,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帮助他们看到金钱和物质以外的东西也非常重要。 6、一定要找一个漂亮的女孩 现在这个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这是个看脸的时代”,漂亮就是一种资本。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男孩子不一定要找一个脸蛋漂亮的女孩,比起脸蛋上的漂亮,心灵美更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比如善良、勤劳等。家长们要积极引导孩子去发现能够使他们欣赏的因素,要放手让儿子自己选择吸引他们的人。 7、所有的女孩都想找个有钱的老公 金钱对于我们来说,的确很重要,它可以保证我们相当基本的生活。拜金女的确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想找个有钱的老公。金钱只是衡量个人能力的一方面,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其实,很多女生在选择对象时会更看重对方的品格。所以,家长们不要把这种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 8、男孩一直是男孩 男孩并不总是男孩,实际上,男孩会成为男人。男孩也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事物,也可以拥有一些所谓的“女孩子才会有的爱好”,如果家长们告诉孩子,你总是男孩,你不应该在小时候爱踢毽子,长大后你不可以穿得很花哨,你不可以打耳洞,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好的。况且现在这个社会,对于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界限分得并没有那么清楚,家长们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用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改变。家长不应该给孩子打造模型,而应该鼓励他们做自己。 9、你不必表达你的感情 在中国,大部分父亲都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对男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们普遍认同,男孩子不必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只需要默默得做事情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会让你变得更有魅力,提升你的人际关系。所以,家长们应该让儿子学会轻松得表达自己的感情,而爸爸们要以身作则。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男孩子的教育更令人头疼。而现在社会对于男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优秀而又担当的人,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和坚持。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尽量避免步入以上的误区,用更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助力孩子的成长。
【上一篇】学画画和不学画画的人,原来差别这么大!
【下一篇】教育的相当大死敌,是你的音量
标签: 教育